Day 79 瓜州 > 敦煌 121.16公里
Day 80 敦煌(敦煌博物館、敦煌夜市)
Day 81 敦煌(敦煌歷史博覽園、沙漠露營)
Day 82 敦煌(莫高窟)
Day 83 敦煌(鳴沙山月牙泉)
Day 84 敦煌 > 柳園鎮 131.45公里
總騎行距離 4154.7公里
經國道312由甘肅河西走廊前往新疆,其實並不需要經過敦煌。去一趟敦煌的話需要在瓜州離開國道312南下120公里,然後再北上130公里到柳園鎮才能回到西行的主幹道上,等於多繞了250公里。不少騎行者會選擇以敦煌作終點,前往新疆的則大多會跳過敦煌不去。但對我來說,敦煌是選擇塔這條路線的主因。
大學時修讀過一科「絲綢之路藝術」,課程九成的內容都是圍繞敦煌莫高窟,那時候就很想親身來一趟。因此我計劃西行大路線的時候,很早就決定要走酷熱艱辛的絲綢之路,放棄了風景較美、亦較多支援的川藏線。
終於要前往嚮往了十多年的聖地。
由瓜州前往敦煌的120公里,沿途仍是沙漠,且溫度達本周最高的43度。我一直騎行著,為何今天騎得特別舒服?明明前方還看見捲到半空的風沙,為何完全感覺不到風阻?
停下來休息時,我就明白了。
今天是真正的「一路順風」。
一停下來,強風就在我的背後像潮浪般推向我,讓我和白龍往前溜了幾步。
今天的風絕不比早兩天的弱,但我一直順著風走,所以走得特別輕鬆,騎得比風更快時就完全感覺不到氣流了。
原來,古人向遠行的旅人講一句「一路順風」,是個又貼心又真實的祝福。
敦煌博物館
在敦煌停留的數天,也是我此行首次有朋友來相伴,不用趕路的日子,偶然有人同行也確實不錯,至少可以多嚐幾道菜。朋友來到已是中午,沒有時間去較遠的景點,就先在市內逛逛。
由市中心前往敦煌博物館只需步行15分鐘,用證件登記即可免費入場,前往莫高窟前在這裡可了解一下敦煌的歷史背景,還可目睹去莫高窟也無法看見的珍貴藏經。
沙州市場
晚上到沙州市場,亦即敦煌夜市吃飯。夜市的大街主要販賣(有點貴的)特色紀念品,我們當然沒興趣。走進福強路,傳來陣陣烤肉香,我們吃了著名的華老三燒烤,單是羊肉串燒已有多種選擇,包括精品羊肉、羊肉、羊頭肉等,我們全點了,結果完全分不出甚麼是甚麼,很美味就是了。他們很常用一種調味料叫孜然粉,令羊肉少了穌味多了滋味。
吃串燒直播錄影:
敦煌歷史博覽園
敦煌歷史博物園算是個較冷門的景點,我們見時間充裕就去看看,連的士司機也說很少人會去,由市區乘坐的士一口價15RMB。展覽以人工場景及人型造像重現敦煌由史前時代起的歷史,殘舊失修的展品有點乏味。當中最吸睛的是敦煌性博物館。展出暗藏在莫高窟的性崇拜、性描繪壁畫和雕塑,包括裸體飛天、自慰猴子等,亦有描繪古人性交場面的畫作,可見唐朝真是較為開放的時代,在中國這種展覽真是難得一見。
沙塵暴中露營
到大漠中露營是敦煌其中一種特色活動。黃昏到一間青旅集合,乘坐專車前往沙漠。敦煌本來就是被沙漠環繞的綠州小鎮,乘車十多分鐘便進入黃沙大漠之中。雖然有去過撒哈拉,但看見巨大戈壁沙海仍相當震撼。
我們先到沙漠中心活動,可以玩滑沙和沙漠摩托車,但今天風非常大,大風捲起黃沙拍打到臉上是痛的,看著沙丘頂在風中磚瓦解給成沙塵暴把人們淹沒,雖然壯觀但也很狼狽。
晚上我們在沙漠旁的半露天場地吃火窩(這麼熱竟然還吃火窩),碰巧跟一班年青人同枱,還有(自High的)主持人現場唱歌,氣氛不錯。大會原安排了篝火晚會,但由於風勢過大取消了,改為燃放煙花。
派對結束時已近午夜,此時大會才分派帳篷。我們靠工作人員微弱的車燈在沙漠中搭帳篷。我已算有不少搭帳篷經驗,但由於環境太暗而且風太大,狼狽不堪地弄了大半小時才完成。旁邊有些不知為何會參與沙漠露營的大媽一直在發脾氣,有位大媽站在遠遠的,同行的人在叫她幫忙,她卻跺腳喊著「我不懂我不懂我不會!」,很好笑。
午夜過後風勢越來越大,整個帳篷被吹得歪歪的,我們要躺著靠身體勉強維持帳篷的形狀,沙粒透過紗門如雨湧進來。
今天晚上似乎不能睡了。
這時候,替我們安排露營的旅店老闆來了,他主動把我們接回城裡的青旅去住,還不停為與他無關的惡劣天氣道歉,在大陸來說算是很難得的好服務。
雖然在沙漠露營看日出失敗了,但據說這種程度的沙塵暴其實很罕見,我們也難得體驗了沙漠變幻莫測的天氣。
莫高窟
莫高窟當然是敦煌最重點的行程,來敦煌沒來莫高窟真是枉來了。留意來莫高窟需要網上預約(http://www.dunhuangcaves.org/),旺季可能要提早數星期預約。因文物極珍貴,莫高窟的人流管制特別嚴格,預約後先到莫高窟遊客服務中心看簡介電影(我們遲到了所以沒看),再乘接駁車前往景區。所有參觀的遊人都需要由講解員帶領進入石窟,200RMB的票可參觀8個窟,約1小時多。保留有壁畫及造像的石窟有4百多個,只能參觀8個實在有點可惜,但光是這8個已夠震撼了。
進入小小的石窟,面前精美的佛像、四周的壁畫以至腳下踩著的地磚,全都是上千年的古物。大部分都沒經重建、加建,除了部分顏色氧化了,整體都完美呈現著隋唐時的原貌,跟以前看過的經多次重修的古蹟完全是兩回事。單看這幾個洞窟裡鬼斧神工的藝術精品,已能感受到唐朝盛世的繁華。
在偏遠的沙漠中心竟藏著這樣的一座藝術寶庫,絲綢之路真的很奇妙。
洞窟內嚴禁拍照,以下是網絡圖片。
鳴沙山月牙泉
將沙漠的一部分包裝成收費景區,相信只有中國才做得到。因為已去過沙漠,原本對這裡興趣不大,但友人的飛機因颱風而延誤要多留一天,所以就姑且到此一遊。景區中最令人驚嘆的自然是月牙泉,在大漠中竟有這樣一個天然泉,雖然現在已靠人工維持水位。
整個景區甚有難「中國特色」──人多。人多得完全失去了沙漠的荒涼感,變了個沒有海的沙灘,那騎駱駝的長長隊伍在戈壁上築成人肉長城,壯觀得來有點滑稽,幸好我們沒有去成為景點的一部分。
若沒去過沙漠,想輕鬆又安全地體驗大漠風情,這裡是值得一遊的。但對於在沙漠中連日騎行、也去過撒哈拉的我來說,這景區就有點「伏」了。
夏季來敦煌的話注意天氣非常酷熱,午後氣溫往往達40度以上,需要注意防曬和補水,沙漠的行程最好安排在清晨或黃昏。另外刮起風沙時連市中心都會沙塵滾滾,必須口罩/面罩不離身。
敦煌不愧是我的絲路之旅最重要的一站,雖然大風沙令沙漠露營之旅有點遺憾,但單是莫高窟已不枉此行。
離開敦煌後向北騎行130公里到柳園,在這裡將會迎來另一個特別的行程,下回分解!
待續⋯⋯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想追蹤由香港到非洲的旅程,記得follow我的Facebook啦~
Facebook: 阿翔
Blog:www.shotravel.com
關於我的長途旅行:<為夢想不顧一切的一次>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otravel/videos/1076956092350067/
歡迎邀稿及其他合作提案:info@shotravel.com
引用通告: 下流科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