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 47丹鳯 > 商洛 46.81公里
Day 48 休息
Day 49 商洛 > 玉山 71.20公里
Day 50 兵馬俑、秦王陵
總騎行距離 2161.32公里
進入陝西後,就一直趕路往西安進發,除了因為西安是我的大Check Point,也是由於陝西大部分景點都集中在西安周邊。
「你要去哪裡?」旁邊一輛車裡的男人問我。
「我⋯去⋯渭南。」我推著單車,喘著氣回答。
「我家就在渭南,正要回去,載你吧,你這麼累。」他說。
我猶豫了一會。
由商洛前往西安東北方的渭南,中間要翻過一整座山,幾十公里的路不斷爬坡,中午太陽正猛,該有三十六、七度吧,太斜的路只能推行了,實在不夠力。
竟然有人主動讓我坐便車,真是很大的誘惑呢。
我不是不會坐便車,例如從住處來回前往景區,我會接受坐一趟便車。
但移動的大路線,還是想堅持。
「不用了,謝謝,我還是想自己騎行過去。」我拒絕了。
「哈哈,要鍛鍊身體嗎?那加油啦!」然後他開車走了。
看著那遠去的車尾,我該後悔嗎?
後面是更斜的斜坡和山路,一直上一直上,或許我真的應該坐便車的。
雖然是半推半騎行,但總算到了山頂,累得頭也痛了。
有幾十公里的上山,自然有幾十公里的下山。
沒有上山的辛酸,就沒有下山的痛快了。
幸好我有堅持。
總算到了西安近郊,我住進了親戚的家,他們家離兵馬俑只有二十分鐘車程。
第二天馬上前往嚮往已久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。
1974年,農民挖井時意外發現陶片,令深埋地底二千多年的千軍萬馬重見天日,博物館在陶俑出土原址上興建。
無論在照片、影片看過多少次,踏進一號坑時仍然會被氣勢磅礡的陶俑大軍震撼得目瞪口呆。一號館是最早挖掘的遺址,重現完整的兵馬隊列,然而即使這最早挖掘的一號館,挖掘和修復工作仍在進行中,在後方可看見考古學家們的工作空間,和修復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陶俑。
三號坑規模較小,但出土是都是高階兵種,是軍隊的指揮部。
二號坑最遲開放,大部分仍在挖掘當中,但館中展出幾個完整的陶俑可近距離觀察。每個陶俑的衣服紋理、神情、動態都不一樣而且相當細緻,那頭馬俑甚至能看到馬匹健壯的肌理,坊間的仿製品真是無可比擬。
現在看到的兵馬俑其實只是秦皇陵的冰山一角,估計陶俑至少還有六分五未出土。出土的陶俑一般都是破碎的陶片,考古學家需要一塊一塊紀錄、拼貼,修復過程相當漫長。
秦皇陵的核心部分在兵馬俑博物館的兩公里外,由博物館有免費巴士前往秦皇陵遺址公園,那邊⋯⋯的確只是一個公園。有兩個遺址展出少量陪葬品,但真正的秦始皇陵寢則完全未開挖,據說封土堆下還埋藏著宏偉而錯縱複雜的地下宮殿,由於怕貿然開挖會破壞古物,官方仍在等待考古科技更進步時才揭曉這二千年的謎,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見到啦!
騎行四十多天,萬水千山來到西安,最主要就為了一睹兵馬俑的鬼斧神工。
終於,在第五十天踏進博物館,俯瞰這壯觀的藝術奇蹟,當然為眼前的奇景感動,但更感動的是⋯⋯
我來到了。
騎著一部單車,從香港來到西安看兵馬俑。
我看著在考古工場埋首工作的考古學家們,將一塊一塊陶片拼貼,看似沒完沒了的工作,但經過這些年,已重現了這麼壯觀的隊列。製作千兵萬馬是奇蹟,修復千兵萬馬也許是更大的奇蹟。
再困難的工序,一塊一塊去拼貼,總有一天會完成;
再遙遠的目的地,一步一步去走,總有一天會到達。
既然西安都來到了,南非可能嗎?
可能的,一定可以。
PS. 在這裡要提醒一下準備來參觀兵馬俑的朋友,博物館門外有許多聲稱以很便宜價錢載你去「博物館」的人,千萬不要相信!只要看完博物館乘坐免費巴士過去秦皇陵就好了,博物館門票是包含秦皇陵的。那些人會把你載到秦皇陵入口旁的另一個景點「溯源.秦皇陵」,那是一個魚目混珠的商業景點,需要另外付費,據說裡面只有兩個小坑和無聊的3D電影。我差點被坑了,幸好發現要另外付費而問清楚。
待續⋯⋯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想追蹤由香港到非洲的旅程,記得follow我的Facebook啦~
Facebook: 阿翔
Blog:www.shotravel.com
關於我的長途旅行:<為夢想不顧一切的一次>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otravel/videos/1076956092350067/
歡迎邀稿及其他合作提案:info@shotravel.com